《中链课堂》是中链说针对“新韭菜”推出的一档区块链科普栏目,希望将“黑话”变“白话”,轻松入门不是梦。
上一期咱们介绍了区块链的一些概念,但是对于大多数圈内圈外人来说,即使不了解区块链概念,也一定听说过比特币。进入2021年,比特币曲曲折折走过了12年风风雨雨,从最早一文不值,到前段时间上涨到最高点6.9万美元,成长为最高市值过万亿美金的庞然大物。
从理论上来说,比特币之父中本聪已经是世界首富了。但是至今为止也没有人知道他真实的身份。这也为比特币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比特币诞生背景
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就是因为有记账权,无限增发货币,从而导致货币贬值,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和银行管理经济的能力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信用破产屡见不鲜。这是一场全球的金融灾难。
2008年 11月1日,比特币的概念第一次被提了出来。
中本聪在P2P foundation网站上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
白皮书描述了一种被称为比特币的电子货币及其算法,同时中本聪阐述了加密货币的理念,它不由中央银行或政府发行,而且允许两个匿名者之间进行交易。
2009年1月3日,第一个比特币问世。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亲手创建了第一个区块——即比特币的创世区块,并获得了系统自动产生的第一笔50枚比特币的奖励。
中本聪身份之谜
2010年,中本聪逐渐淡出并将项目移交给比特币社区成员。
2011年4月份,中本聪在发给软件开发者的邮件里说:“我要去做别的事了。”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出现。
从此再也没人能联系上中本聪了。
在中本聪注册的个人资料中,他自称是一位居住在日本的中年男性。维基解密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称他自己跟中本聪有一定的交往。在他印象中,中本聪是一个密码朋克。除此以外,也没有更详细的个人信息。
网上对于中本聪的身份众说纷纭,大家的猜测都是基于邮件往来或者社区发言留下的蛛丝马迹,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信息并不足以完全破解他的身份。
中本聪有多牛?
中本聪的牛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点:隐藏身份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各种破解解密技术层出不穷,各国黑客和记者也对中本聪的真实身份做过调查,但是中本聪却一直隐藏身份没被暴露,可见他的技术是多么的牛!
第二点:比特币
比特币作为中本聪的发明,体现了中本聪的思想理念。
V神(就是创造以太坊的V神)在一篇文章中说,中本聪设计比特币的时候,有意无意躲过了一些陷阱:
?比特币地址是公钥的哈希值
为什么比特币不直接使用公钥作为地址呢?还要再进行一次哈希操作?是无谓的浪费吗?使用公钥的哈希有一个好处是,如果量子计算机出现了,量子计算机依然很难破解公钥的哈希,而量子计算机可以轻而易举地破解公钥。所以,理论上,比特币是不需要担心量子计算机的(至少可以为我们争取到找到解决办法的时间)。
?2100万的总量限制
很多人都疑惑比特币的总量为什么是2100万个,而不是3100万,或是2亿1000万?首先,这个数字远小于2的64次方减1,这是一台计算机里面可以以标准整数形式存放的最大整数,超过那个值的话,数值将像里程表那样归零。其次,还有一个总“聪”数要设法低于的更小的阈值:可以用浮点的格式表示可能的最大整数。如果中本聪当时选择了2亿1千万而不是2100万这个值的话,在很多语言里比特币编程就会比现在要麻烦多了。
?椭圆曲线函数加密算法
简单来说就是,比特币没有使用常规的加密算法,而是使用了Koblitz的椭圆曲线函数加密算法,躲过了美国国安局在加密标准中留下的后门。
以上种种,都是中本聪创造的未解之谜和技术财富。他带来的比特币以及区块链,不仅颠覆了我们对传统货币体系的认知,而且重塑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注辣妹情报局,给你带来通俗易懂的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