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始比特币之旅
2017 年 9 月,在以 4724 美元的价格从市场上购买到一枚比特币后,哈克斯利的冒险旅程开启了。他打算就用这枚比特币,看看自己能走多远。
他将行程的第一站选在了中国北京,他去了天坛,在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面前,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哈克斯利在天坛
随后他去了深圳的一场区块链大会,在那里遇到了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这位在中国被称为 V 神的男人。大家都知道比特币在 2017 年底价格达到了历史巅峰 1.9 万美金,但不了解的人可能不知道,比特币价格之所以能够暴涨,就是因为以太坊的出现,这段故事和 V 神这个人我们可以以后慢慢聊。
在旅行中,哈克斯利第一目标就是寻找接受比特币直接消费的地方。只要直接接受比特币付款的地方他都会去,纵览 20 个国家,他发现在中国找接受比特币的地方最简单,尤其是深圳和香港。他在那里找到了啤酒和接受比特币的旅馆。
在他不断地探索下,他用比特币顺利入驻酒店,搭乘了比如飞机、火车、公共汽车,甚至自行车和船只在内的各种交通方式。
一个有意思的经历是,在哈克斯利旅行到泰国曼谷的时候,一天在街上看到一家接受比特币付款的酒吧,他进去了才发现这是一家脱衣舞俱乐部,出乎意料的是,在消费完后他才发现,这里的付款码竟然是在舞娘的大腿上,一边是比特币付款码,另一边是比特币现金(另一种加密货币)付款码,这让他惊讶不已。
其实,如果哈克斯利再晚一点用比特币周游世界,他可能会轻松很多,因为随着比特币被越来越多人认知,在支付方面,比特币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
这里还要提到一点简单的科普,虽然相比跨国转账这方面,比特币确实可以说是高效,但这个高效是相对于银行转账,在日常消费方面来说,习惯了支付宝这类可以在双 11 零点承受几百万 TPS 压力的应用,比特币实在是太慢了。一笔比特币转账需要等待数个区块确认,一个区块 10 分钟时间,这就要将近 1 个小时的时间。
我买一瓶啤酒,等待 1 个小时的付款确认,这是不可能的。
于是有人想了一种办法,让小金额的比特币转账也可以拥有支付宝一样的体验,这种体验上的提升直接影响就是商家的接受。
2019 年 2 月,全美第二大披萨连锁店达美乐宣布可以接受比特币付款,这种圈外公司的推广,为比特币带来了大量的外部流量。在达美乐宣布接受比特币的第一天,当天就有超过 150 人使用比特币支付,平均每人消费 25 美元,达美乐当天就收到了一个比特币。
甚至,现在用比特币可以交话费,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可以,不过在体验上依旧与常见的缴费模式有差距,等待时间长,费用也没有目前的第三方平台优惠。但比特币在支付领域的发展,已经远比哈克斯利旅游时候要强大得多,用比特币买杯咖啡、买件衣服已经不是难事。
而被比特币吸引,做类似疯狂挑战的人也不只有哈克斯利一个人。有人尝试用比特币在日本东京尝试进行「72 小时比特币生存挑战」,使用比特币支付吃喝玩乐的所有开销。也有一位来自荷兰的 Didi Taihuttu 带着家人,几乎与哈克斯利同期进行比特币冒险。
这家荷兰人更加疯狂,主人公干脆将自己的公司、房子、汽车甚至孩子的玩具都卖了个精光,将全部所得用来买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然后全家外出旅行,就希望有朝一日一夜暴富。这个举动的结果大家看一眼比特币的 k 线就可以猜到,对于加密货币是这种波动性极大的资产,Didi Taihuttu 疯狂的最终结果是「惨痛」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在做出决定的时候,谁也没能预料到,为什么哈克斯利们敢于选择比特币,进行如此大胆的冒险呢?
回顾历史,比特币第一次被公开报道被当做支付渠道,还是在 2010 年 5 月 8 日,一为网名为拉斯洛(Laszlo)的程序员,用一万枚比特币换取了两块披萨——当时总价值 25 美元,因为他的举动,比特币支持者们还将 5 月 22 日定为著名的「比特币国际披萨日」。后来当比特币 1.9 万美金的时候,人们为这位程序员计算了那两块披萨的最新价格——2 亿美金。
自此,比特币开始有自己的价格,极客与加密爱好者们,开始频繁在论坛等进行场外交易,随后蓬勃发展的交易平台,更是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交易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拥有将近 2 万家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超过千种加密货币在这些交易平台上交易,加密投资者遍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而比特币有了价格之后,部分商店、咖啡厅、酒店,甚至律师事务所等地方,都开始逐渐接受比特币作为支付方式,也开始有人尝试将比特币作为「货币」,支付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费用。
虽然比特币在支付领域已经有了惊人的发展,但不能忽略的一点是,比特币价格是波动的,用比特币作为货币,你要承受得了比特币的剧烈波动。
当哈克斯利购买比特币的时候,只花了 4700 美元,但随着比特币价格不断飙升,哈克斯利钱包的比特币也越来越值钱,最高时候他的比特币价值翻了 4 倍。这让他开始享受汉堡啤酒这种穷游里奢侈的东西。
但比特币价格突破 1.9 万美元后,下跌的速度也很快,最低的时候一度跌至 3350 美元,哈克斯利手里的比特币也大幅度缩水,还不到自己的成本。为了能继续旅程,他只能缩减开支,比如长时间睡在帆布床内,只吃杂货店里最便宜的打折食品等等。
其实我们算一下,从 9 月旅行开始,比特币上涨的日子只有 3 个多月,剩下 8 个多月都在下跌,哈克斯利吃汉堡喝啤酒的日子并没有多少天,更多时候都是真的在穷游。据他回忆,这一年里真正晚上有一张舒适的床让他安稳睡觉的日子,两只手可以数得清。以致于当有人问起他如果有新人用比特币旅游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时,他熟练地解释了那些背包客网站的注意事项。
而这一趟旅程,也让他见识了世界各地的人们面对加密货币的真实态度。
比如在缅甸,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在糟糕的经济环境,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的洗礼,加上腐败等各种问题,没有银行账户的那部分人,更愿意使用比特币来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只是那里的人们还面临一些困难,比如糟糕的手机信号,以及严重的断电等等。
又比如在菲律宾,哈克斯利遇到了一个通过卖鱼获取加密货币的渔夫,没想到加密热潮已经刮到了如此遥远的地方;在印度,他发现那里的人们,会为了加密货币出售艺术品;而在新加坡,来自菲律宾的工人用加密货币的方式间接把钱「寄」回家;柬埔寨的加密爱好者,则会用比特币为住房开发提供资金等等。
这些亲身的经历告诉哈克斯利,比特币似乎已经无处不在,又无所不能。
#比特币[超话]##数字货币##欧易OK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