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线“安心充电”数治平台 可实时监控全市充电桩
易车讯 5月20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上线国家试点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监管新模式“安心充电”数治平台,实现对全市千余充电站、1.2万台充电桩每笔充电记录的实时监控。
“安心充电”数治平台是一个智慧监管平台,即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每一笔充电信息,自动加密后,通过区块链技术传输到平台。一旦数据异常,平台即可触发预警,监管部门可及时远程监管。而消费者、企业也通过手机APP即可查看相应数据。
简单来说,有了这个平台,在使用充电桩时,再也不用担心电表多跑电、多付费的情况发生了。
打开微信,搜索“计量智慧通”小程序,在首页,点击“查一查”,进入“微查询”,可看到“充电桩订单查询”,你近期的充电订单都能在这里看到。首页点击“一键找桩”,则能帮你迅速搜索附近的充电桩,显示为绿色的充电桩表示比较不繁忙,黄色为较繁忙。?
EIC电能源链:用区块链推进电能源产业变革
?电能源行业的发展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宝、有线充电宝、共享充电桩、等运营商/服务商,为其(供方)和充电用户方(需方)提供最快捷充电即挖矿的智能化匹配和推荐服务,从而打造一个全球最优的共享充电业务体系。EIC 孕育而生——打造面向全球电能源经济的电链生态。
分布式共享充电——EIC 强势来袭
“EIC是借助于全球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分布式共享充电业务,通过整合全球优质的共享无线充电宝、共享有线充电宝、共享充电桩、等运营商/服务商,为其(供方)和充电用户方(需方)提供最快捷充电即挖矿的智能化匹配和推荐服务,从而打造一个全球最优的共享充电业务体系。”
全球智能手机人均使用率及未来市场
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达到33亿,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亚太地区最大的市场——中国拥有8.17亿用户量。到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总数将再增加至30%。
5G网络,可以实现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随着5G智能手机的推出,在5G网速驱动下,手机上出现的软件APP也会增多,这就会加大手机的耗电量,加上智能手机庞大的用户规模数量以及不断增长的良好趋势,意味着充电市场已然拥有不小的潜在用户数量,前景可观。
?
手机充电”挖矿到底有多大市场
人类清醒时间的三分之一都在玩手机。手机充电频率从以往的多日一充变为一日多充。调查数据显示,每天为智能手机充电一次的用户占38.4%。每天充电2-3次的占比37.6%,每天充电3次以上的为12.8%。使用应急共享充电宝占比10.2%所以,使用共享充电宝每天平均都有1.2亿万次,相比2018年增长率为50%,未来市场前景可观。
全球电动化浪潮并起,产业链国际化全面布局
国际主流车企均布局新能源车型,以应对电动化趋势。动力电池企业方面,中日韩领军动力电池企业均进入国际化的供应链体系,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国内布局的进程也持续推进,电动全球化的进程加深45%。 高端化发展趋势确定,产业链持续受益与美国DR(DataRobot)集团一同携手打造一个电能源产业链的数权世界。
Chain 大陆联盟战略伙伴
EIC已成功和广东云老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云老大”帮助民族品牌振兴,带动大众创业的开放电商平台。致力于推动百业联盟、千店连锁、万品消费、资本上市;让国人在消费的同时成为国货精品的爱用者、分享者和消费强国,消费富民的践行者,真正的成为一名合格的爱国消费商和云老大平台的创客合伙人。
2019年7月1日,EIC成功和云锋基金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云锋基金成立于2010年初,是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的名字命名而成,并联合一批行业领袖、成功企业家和成功创业者共同发起创立的私募基金。其宗旨是除了投入资金外,把各自的创业经验与企业分享,在发展战略、组织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帮助企业更好发展,关注年轻的企业家,创造下一代的领导者,培育未来有影响力的企业。目前云锋基金旗下拥有多支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和专项基金。云锋基金主要涉足互联网、医疗、大文娱、金融、物流与消费等领域。
EIC旨在为重塑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条的生产关系及运营机制。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需求方),提供基于安全透明、快捷高效的购电、充电、租赁使用设备等服务的“智能匹配、智能调度、智能支付、智能推荐”等一体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同时也为产业生产者(供应方)提供一条精准营销的低成本、多元化的开展业务的高速公路;并为生态共建者提供一个能够孵化产业衍生价值的智能化平台;激发人们参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以此打造一个‘自由平台、安全透明、社区自治、产业共识’的自运营社区生态。
新基建布局充电桩,其实是在建一张网
撰文?|?辛西娅??编辑?|?周长贤
充电桩的建设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市场潜力巨大。
得益于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刺激,我国成为了全球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国家: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先进充电技术不断突破、新运营模式不断涌现、充电设施服务网络趋于完善,有力地支撑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过去,我们主要关注如何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经过近10年的努力,这一任务已基本完成,解决了充电设施有无的问题。”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看来,“下一个10年,充电设施应让消费者体会到新能源汽车科技革命的优势和充电设施助力能源革命的转变。”
用百亿投资撬动万亿市场
2019年末,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420万辆。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未来10年,我国充电桩建设仍然存在6300万台的缺口,预计将形成10253亿元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不过,截至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17.4万辆,全国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21.9万台,车桩比从2016年的4.6:1下降至3.4:1,但与1:1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2019-2020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我国公共充电桩从2015年的5.78万台增加到2019年的51.64万台,而私人充电桩从2015年的0.80万台增加到2019年的70.30万台,年复合增速高达206.17%。
即便如此,私桩的建设距离目标完成率仅为16.3%,与现有规划还有360万台的缺口。
于是,在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潜力下,各路资本再次强力加码充电桩市场。如果加上资本押注以及相关企业投入,业内预测,2020年充电桩全行业的投资突破百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四家国内充电桩巨头的投资已近60亿元。
而汽车生产商也和充电桩企业不断增加合作粘性。5月20日,宝马公司与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通过直接接入国网充电网络,实现充电桩数量翻倍的目标。6月3日,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涵盖充电技术研究和创新、充电服务产品合作和推广、推动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力三大方面。
除上述专业充电运营商和车企外,华为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企业也闻风而动。
今年4月,华为推出了HUAWEI?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块以强力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目的是成为电驱、充电及电池管理系统等智能电动方面的“增量部件”核心供应商,并试图解决充电行业运营成本高、设备生命周期短的行业发展困境。
此后不久,华为又与特来电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将通过全面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桩联网建设和智能充电业务发展,要将充电桩打造为数据接口。
阿里巴巴则选择用入股的方式来布局新基建的风口。3月底,蚂蚁金服旗下全资子公司投资聚焦停车场场景下的充电桩运营商“简单充”,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紧靠政策提出的新基建做布局。
支付宝也宣称,目前已经覆盖全国95%以上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网络。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两大民营充电运营商,以及联行科技(含国网)、快电两大聚合充电平台,已经全部登陆支付宝,通过小程序开设了充电服务的“办事处”。
由此可见,科技巨头的入场,可以为充电桩行业带来更多的增值空间,并且有望解决长期困扰用户的充电效率低、充电桩质量差、支付环节繁琐、计费模块不够智能等问题。
继新基建政策出台后的两个月时间,地方政府的建桩热情再次被点燃。北京、上海、天津、三亚、江苏在内的多个地区又先后出台了充电桩建设方案。
6月10日,北京市发改委新基建行动规划提出,推进人、车、桩、网协调发展,制定充电桩优化布局方案,增加老旧小区、交通枢纽等区域充电桩建设数量。到2022年,新建不少于5万台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100个左右换电站。
此外,上海也提出将新建10万台电动汽车充电桩,江苏明确今年将投资约3.7亿元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在今年底实现车桩比2:1。其余地区根据各自情况,也都在充电桩项目上做了相应投入。
建桩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一张网
纵观充电桩行业的发展,与很多新兴行业一样,都经历了从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式发展到精细化运营的进程。
早在2009年,国家电网就凭借自身优势率先开启了充换电设施的布局。但直到2014年,充电桩行业才向社会资本开放,开启了一轮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跑马圈地”的时代。同年,特来电与星星充电成立,并逐渐成为行业巨头。
不过,2017年以前,充电桩生产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产品相似度高,产品与商业模式的差异不明显,大部分企业倒在了粗放经营的模式下,而活下来的公司仅仅是在勉强支撑。
进入2017年后,电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中小运营商开始大批量涌现,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不过,一方面充电桩生产企业受到来自下游客户的价格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设备价格不断下降致使产品毛利率呈逐年下滑态势,充电桩生产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持续压缩。即便是全国最大的充电服务运营商特来电,2019年才实现首次盈利。
这一时期,活下来的充电桩生产运营商开始进入合作融合期,形成与整车企业、运营公司、共享出行平台、房地产公司、保险公司的合作局面。
2018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特来电、星星充电以及特来电成立合资公司北京联行科技,试图解决行业互联互通问题。
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冲击,充电桩行业面临经营危机,2020年仍在运营的企业不及2017年的50%。
如今,随着新基建政策的落地,充电桩行业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青岛特锐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经理赵健认为,充电网是具有物联网属性的新基建基础设施,深度链接着“人、车、能源”,并保持实时在线和高强度交互;充电是电动汽车链接的刚需,是规模化发展电动汽车的基础支撑,可以把“车联网、能源网、数据网”深度融合到一起,形成“新型工业互联网”,是工业互联网最大应用场景。
赛迪顾问有限公司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发展白皮书》认为,新时期的充电桩建设,应该与智能电网、物联网、5G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车联网等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打造“车—桩—电网—互联网—多种增值业务”的智能充电网络。
因此,基于产业生态和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现状,充电桩与5G、物联网等将进一步融合发展,呈现出智慧充电桩、V2G、大功率充电站、私桩共享等并行发展的趋势。
首先是推出智慧充电桩。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充电桩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一方面,充电桩的智能网联化,云端可以获取充电桩的状态、充电数据、损坏程度等情况,对其进行实施监控;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搜索充电设备的位置,并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系统访问和充电缴费。
其次,利用V2G技术来实现电动汽车和电网之间的双向通信和双向能量流,这样就可以有效管理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过程,减少电动汽车负荷对电网的冲击,同时充分利用电动汽车电池资源增加电网能量管理灵活性和稳定性。
此外,建设大功率快充站。直流快充站满足临时性、应急性充电需求,大功率充电是其关键支撑技术。大功率充电技术可实现“充电10-15分钟、续航300公里”,增加充电的便捷性。
据了解,国家电网现在正在加快大功率充电、即插即充、能源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研发应用,V2G技术攻关和商业模式探索。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未来也将着眼于实现“车-桩-网”的友好互动,促进V2G等技术实用化落地,让电网的调控手段更加丰富灵活,连接“人-车-生活”,实现配电网同上下游产业业务的跨界融合。
最后,由于目前私人充电桩的配建因难以进入小区等阻力因素,在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城区里建设比例较低,私人充电桩共享化可以满足部分电动车主的充电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江冰:区块链技术助推移动能源互联网
1月11-13日,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2019)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国网电动 汽车 公司董事长江冰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来宾,我是国网电动 汽车 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冰。
国网电动 汽车 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电动 汽车 专业化板块,目前运营着世界上最大的充电网,也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车联网平台。这次百人会的主题是“交通、能源和城市”,我想结合我们的工作,谈一点我们对电动车与能源发展下一步发展趋势的体会。
第一、交通电动化时代。
我们认为电动 汽车 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已经启动了交通全面的电动化。我们都可以看到,电动车的发展越来越体现了它的能源属性,它不单单是一个交通工具,在昨天陈清泰理事长的讲话当中也充分的进行了阐述。我结合我们的工作谈一点认识。
这是从能源的角度来分析交通电动化的战略方向,上面这张图是我们电动车的整个全生命周期流程图,是清华大学做的。我们可以看到,能源全生命周期流程下来,整个能源大概有30%左右变成了动力,最后是利用,这是整个的协同效应。从发电上,我们讲的是煤炭。下面这张图是目前高性能 汽车 燃油机的效率,从石油到汽油,到动力,按照现在最先进的技术,只有15%,所以它的系统效率只有电动化的一半。所以从能源革命的角度,交通的电气化是一个 历史 的必然。我们讲电动车和油车比较,不能单单从经济上比较,因为这是不同的东西。从能效角度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变革。所以我们认为,交通的电动化是交通革命和能源革命共同的发展趋势。
去年有一个 历史 性的时刻,去年11月,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超过了100万辆,同时 历史 上第一次燃油车的消费停止增长,到11月当月下降了13%。这个数字大家都知道。2018年11月是一个 历史 性的时刻,是一个燃油车停止增长的时刻,是人类 汽车 发展百年 历史 上的一个拐点。大家不要小瞧2018年的11月,这是一个 历史 性的时刻。
这是卡车,800多辆,烧柴油,一旦卡车上路,对燃油车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为什么这么说?杨雷先生是搞油的,我们目前的炼油行业,柴油和汽油是固定比例的,柴油是船的动力、卡车的动力,如果柴油没有人用了,那么汽油就无法生产,这个跟价格没有关系,所以卡车的意义非常重大。
交通电力化一个新的趋势,港口岸电,现在内河和长江沿线、港口已经在逐渐岸电化,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去年11月建设的长江三峡船闸的岸电,已经投入了试运行,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岸电工程。
这是在广州航运局下水的货运船,这是在江苏泰州制造的客运船,今年2月份就要交付使用,在长江上作为客轮,第一次出现了电动,整个是2200度电,充一次电120公里。它的客运和货运在小吨位电动化以后,技术上会迅速向大吨位发展,会进一步向沿海货轮、近海货轮发展。只要在200公里之内能找到下一个港口就可以电动化了,货轮烧重油,炼油是汽油、柴油加重油。如果柴油和重油没有人用了,那对于炼油行业就是毁灭性的打击。我们的燃油车、汽油车就没有油可加,这个反过来会进一步加速交通电动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这个趋势现在已经开始了。
刚才讲了车和船,还有就是飞机。目前大概全球正在开发电动飞行器的公司知名的有20多家,欧洲和美洲都有电动飞机,电动飞行器最简单的就是我们的无人机,现在无人机基本上都是电动的。对于电动飞机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到2030年完全可以实现商业化运行,这是波音公司设计的电动飞机,2030年波音公司就会推出商业化的电动飞机线路。这是吉利公司刚刚收购的美国一家电动飞机公司。
特斯拉的总裁埃隆·马斯克就曾经说:“除了火箭,所有交通工具都可以电气化”。我们认为埃隆·马斯克说错了,火箭也可以电动化。美国航天局NASA有专门的实验室研究等离子的火箭推动,这个已经进入了实验,以后星际飞行的动力是等离子推动,是电动。所以我们的结论,只要是交通的,都可以电动化。因此我们造了一个英文单词,这个词典上没有,是我们自己造的,叫Electriclize Everything,电动时代正在走来。我们现在在车联网平台上已经建成了一个新的应用叫船联网,船联网的平台已经建立起来了,下一步动力船上来以后,我们的品种又可以多一个,不但是车的充电,还可以是船的充电。所以我们第一个大的判断就是,电动一切的时代已经到来。
第二、移动能源互联网。
我们认为,由电动 汽车 分布式的能源,储能和智能电网所构成的移动能源互联网正在呼之欲出。我们知道,手机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也是这么来的,昨天陈清泰理事长预测,到2030年,电动 汽车 的销售会突破150万辆,保有量会突破8千万辆。我们认为这个数据是一个预测的低限,我们认为有充分的把握来预测2030年中国电动 汽车 的保有量会超过1亿辆。这1亿辆电动车的功率超过10亿千瓦,相当于中国目前所有的发电站,煤炭火电站,相当于50个三峡。2040年,电动车保有量有可能超过2亿辆,相当于100个三峡电站。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这100个三峡电站是在移动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
怎么应对巨大的移动电源?包括智能化的因素加进去以后,我们认为已经开始呈现出移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雏形。这张移动能源互联网,每一台电动 汽车 都应该是一个移动的发电终端,现在V2G的技术在技术上没有任何的障碍,在我们的实验室、示范站已经完全能够实现了,现在V2G唯一需要的是政府的电价政策。下一步怎么上网?与电网进行调度互动?我们的第二个概念是移动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已经呼之欲出。接下来就会提出一个问题,每一台电动车如果都可以充电放电,那么每一台电动车就变成了能源的使用和生产者,变成每一个电源。带来的直接问题,如果有一千台电动车跟电网的互动,那么我们现在电网的调度是没有问题的,是可以应付的。如果一万台同时跟电网互动,目前的调度基本上停止运转。
我们讲,如果到了2030年,1万个1万台,到1亿台电动车的时候,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跟电网互动,都可以充电,也都可能放电,那么我们怎么办?我们怎么能支持这个体系?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开始行动。
第三区块链技术助推移动能源互联网。
我们在现在的车联网引入了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移动电源,这是区块链技术在实验,在工业领域最有力的落地。这1亿台电动车,你不可能像现在一样,每个双十一都要等到晚上11点开始选产品,开始输密码,开始订数量,开始支付,这个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办?一定是智能化的,未来的电网与电车的互动,这个调度一定是一个智慧大脑,超级大脑。一定会通过新的技术,我们就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实际上就是把物理世界的这些电网、电动车,通过保真的映射到了虚拟世界,我们物理世界人是处理不了1亿台设备同时互动的,我们保真映射到虚拟世界,通过智能技术是可以做到的。
为此,国家电网电动 汽车 公司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能源区块链实验室,我们1.0的产品已经研究成功,已经把区块链边缘计算的设备装到了互动充电桩上。这是我们的设备,左边是互动的充电桩,顶端的小盒子是“绿豆”边缘计算终端,目前还没有模块化,如果模块化了,会做成像指甲盖这么大的模块,现在只是实验阶段,还是比较大的。
我们是2018年5月31日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能源区块链Hash值,这个Hash值我们已经做成了纪念章,是世界上第一个产生的能源区块链的Hash值,我们已经注册了“绿豆”商标,这是我们区块链的实验平台,现在正在运行,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化的能源区块链平台。这是区块链平台上每时每刻都产生的Hash值,产生我们区块链的映射。这是我们区块链平台的手机端,我们已经实现了产生的“绿豆”,通过手机端的转移和交易。第一阶段是上桩,把区块链装到桩上去;第二阶段是上储能,上电池;第三阶段就是上车,到车的动力系统。如果三步走完,我们未来车的充电就不会再扫码,就不会再掏出手机来支付,就会实现初步无感的、智能的、安全的充电和支付,目前我们已经跨入了第二个阶段。
今天给各位汇报的包括交通的电动化,我们国网电动的技术创新中心刚成立,叫交通电动化创新中心,我们这个概念不但是车,还有船,还有飞机,还有飞行器。刚才讲了,未来远期还有火箭。这是对于能源区块链在电动车领域的应用,近期目标已经达到了1.0,到储能是2.0,上车是3.0。下一步根据电网整体智能化发展,会把区块链技术作为未来移动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支撑技术。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简单汇报到这里,不当之处请各位包涵,谢谢各位!
敬请关注盖世 汽车 “2019电动 汽车 百人会”专题实录
提示:本文根据发言整理,未经专家审核,请勿转载。
2019年2月20-21日,由盖世 汽车 主办的第二届全球自动驾驶论坛将在武汉·中国光谷举办。论坛将邀请500+业界嘉宾,汇集自动驾驶领域核心技术高管、 汽车 行业资深从业人员等人脉,立即抢购:
安心加充电桩难用吗
安心加充电桩不难用。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安心加充电是一个共享充电桩智慧监管平台,即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每一笔充电信息,自动加密后,通过区块链技术传输到平台,故安心加充电桩不难用。
EIC电能源链:用区块链推进电能源产业变革
?电能源行业的发展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宝、有线充电宝、共享充电桩、等运营商/服务商,为其(供方)和充电用户方(需方)提供最快捷充电即挖矿的智能化匹配和推荐服务,从而打造一个全球最优的共享充电业务体系。EIC 孕育而生——打造面向全球电能源经济的电链生态。
分布式共享充电——EIC 强势来袭
“EIC是借助于全球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分布式共享充电业务,通过整合全球优质的共享无线充电宝、共享有线充电宝、共享充电桩、等运营商/服务商,为其(供方)和充电用户方(需方)提供最快捷充电即挖矿的智能化匹配和推荐服务,从而打造一个全球最优的共享充电业务体系。”
全球智能手机人均使用率及未来市场
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达到33亿,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亚太地区最大的市场——中国拥有8.17亿用户量。到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总数将再增加至30%。
5G网络,可以实现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随着5G智能手机的推出,在5G网速驱动下,手机上出现的软件APP也会增多,这就会加大手机的耗电量,加上智能手机庞大的用户规模数量以及不断增长的良好趋势,意味着充电市场已然拥有不小的潜在用户数量,前景可观。
?
手机充电”挖矿到底有多大市场
人类清醒时间的三分之一都在玩手机。手机充电频率从以往的多日一充变为一日多充。调查数据显示,每天为智能手机充电一次的用户占38.4%。每天充电2-3次的占比37.6%,每天充电3次以上的为12.8%。使用应急共享充电宝占比10.2%所以,使用共享充电宝每天平均都有1.2亿万次,相比2018年增长率为50%,未来市场前景可观。
全球电动化浪潮并起,产业链国际化全面布局
国际主流车企均布局新能源车型,以应对电动化趋势。动力电池企业方面,中日韩领军动力电池企业均进入国际化的供应链体系,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国内布局的进程也持续推进,电动全球化的进程加深45%。 高端化发展趋势确定,产业链持续受益与美国DR(DataRobot)集团一同携手打造一个电能源产业链的数权世界。
Chain 大陆联盟战略伙伴
EIC已成功和广东云老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云老大”帮助民族品牌振兴,带动大众创业的开放电商平台。致力于推动百业联盟、千店连锁、万品消费、资本上市;让国人在消费的同时成为国货精品的爱用者、分享者和消费强国,消费富民的践行者,真正的成为一名合格的爱国消费商和云老大平台的创客合伙人。
2019年7月1日,EIC成功和云锋基金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云锋基金成立于2010年初,是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的名字命名而成,并联合一批行业领袖、成功企业家和成功创业者共同发起创立的私募基金。其宗旨是除了投入资金外,把各自的创业经验与企业分享,在发展战略、组织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帮助企业更好发展,关注年轻的企业家,创造下一代的领导者,培育未来有影响力的企业。目前云锋基金旗下拥有多支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和专项基金。云锋基金主要涉足互联网、医疗、大文娱、金融、物流与消费等领域。
EIC旨在为重塑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条的生产关系及运营机制。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需求方),提供基于安全透明、快捷高效的购电、充电、租赁使用设备等服务的“智能匹配、智能调度、智能支付、智能推荐”等一体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同时也为产业生产者(供应方)提供一条精准营销的低成本、多元化的开展业务的高速公路;并为生态共建者提供一个能够孵化产业衍生价值的智能化平台;激发人们参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以此打造一个‘自由平台、安全透明、社区自治、产业共识’的自运营社区生态。
区块链技术在能源领域最有可能应用到的案例是哪些?
重庆金窝窝分析区块链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如下:
1.电动汽车解决方案,例如分布式充电桩和共享汽车。
2.建立个人能源系统,买卖电力,太阳能,燃气等能源。
3.支持社区能源模型,电池管理,并建立一个节约型的电力池。
4.将能源买家与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运营商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