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特币再次登上热搜,比特币到底有多火爆
1月29日,美国当地时间周四,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加入了许多加密货币支持者的行列。他刚刚修改了自己在Twitter上的个人简介,只留下了“比特币”一个词。有数据显示,马斯克更改Twitter简介后,比特币一度在不到30分钟内涨15%,价格高于37000美元/枚。
马斯克这一举动使得比特币再次登上热搜,重新让我们普通人重视。
比特币如今虽火爆,但我们要仔细看好实情、辨别好时机再做决定。
2. 一个比特币值多少人民币
比特币的价格是经常浮动的,所以比特币兑换人民币的价格也是经常在变动的,从最开始的时候,几年前比特币兑换人民币的时候才一比几,最后慢慢发展到了一比十几,然后到一比几十,这时已经非常让人震惊了,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因为作为虚拟货币,虽然很多人不了解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但是却有大部分人认为这有点类似于股票,因此就对比特币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直到2020年1月份的时候,比特币的价值已经疯狂的生长,涨到了将近1:47,000左右。这个涨幅比率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优秀的股票了,那么很多人在震惊的同时,往往想要了解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我分析主要是以下几种原因所导致的:
3、追涨杀跌的心理
当然比特币的价格之所以上涨的如此之快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与追涨杀跌的心理有着一定的关系,比如很多股票一直上涨的情况下就会有更多的人去买,而下跌的时候却有很多人因害怕而退市,比特币迄今为止上涨的幅度依然非常大,因此还有人觉得它有投资的价值,所以就一直在购买。
3. 比特币白皮书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2008年的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波及到世界各地,各国法定货币大幅贬值,人们手里的钱变得不值钱了。
2008年11月1日,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一位自称中本聪的人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文中描述了一个全新的数字货币系统:比特币。
比特币系统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系统,它解决了在没有中心机构的情况下,总量恒定的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问题。通过比特币系统转账,信息公开透明,可以放心地将比特币转给地球另一端的人,每一笔转账信息都会被全网记录。白皮书的问世,也标志着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的诞生。4. 传说中的区块链创始人中本聪为什么一直要匿名
比特币白皮书首次发表于2008年底,当时创作者将其发送给加密邮件列表中的多个收件人。奇怪的是,它的创造者假装是Satoshi Nakamoto,一直隐藏在化名后面。
中本匿名的另一个原因可以解释为,替代货币的创造者很容易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
1998年,夏威夷居民伯纳德·冯·诺豪斯(Bernard von nohaus)创造了一种称为自由美元的私人货币。它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但它的铸币在2007年突然遭到了联邦调查局和特勤局的突袭。在2009年的刑事诉讼之后,钱被没收,伯纳德·冯·诺豪斯被判“制造与美国官方货币竞争的私人硬币”。
此外,2007年,一种名为e-gold的数字货币被指控非法,因为它没有收集足够的客户信息。它的主人被判处软禁,公司被关闭。政府机构以另类货币逮捕企业家可能是中国决定匿名的一个因素。
所有人都可以使用比特币。这意味着它可以用来支付合法和非法的服务,以及合法的投标。然而,它一直是黑网市场上流行的一种支付方式。臭名昭著的黑暗网络做市商和运营商罗斯·乌尔布利希特(Ross Ulbricht)因便利毒品和其他违禁品交易而入狱。
Ross Ulbricht于2017年12月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但仍在监狱中。如果中本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可以推断他可能面临类似的命运。
他会是谁?
2016年,澳大利亚程序员克雷格·赖特(Craig Wright)自称是中国人。他提供了一些证据,但后来发现,这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它可以公开从书籍中获得。他还被指控伪造公告和博客文章来展示他真实的中文版本。例如,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最近称克雷格怀特是个骗子。
另一个是哈尔·芬尼。他是一个著名的密码朋克和密码学家。他也是2009年第一个从中本收到比特币的人。他也是第一个下载比特币客户端的人。然而,2014年去世前,哈尔·菲尼驳斥了他是中国人的说法。
有人认为,尼克萨博,一个著名的密码学家,可能是中本。在比特币推出之前,他设计了分布式数字货币的体系结构,他称之为比特币。尽管该架构从未被移动过,但它与比特币的设计相似。这导致了广泛的猜测。但他一再否认。
虽然中本的真实身份可能永远不会被披露,但重要的是,该技术的操作不会受到影响。
4. 如何看待Craig Wright宣称自己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
“我不想要钱,不想要名气,也不想要人们的崇拜,我只想不被外界打扰。” —— 这位自称为比特币的创始人,Craig Steven Wright 向 BBC 表示。
Craig Steven Wright 是谁?
出生于 1970 年,今年 45 岁的澳大利亚人 Craig Wright 有过许多种不同的身份:他有着神学的博士学位,曾在查尔斯特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的特邀讲师和研究员,写过许多本书,是多家公司的 CEO 和创始人,这些公司大多是虚拟货币或者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的领域。
现在,他又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新的标签:比特币之父。
寻找比特币之父
比特币之父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是他最早发布了比特币的白皮书,并编写了比特币最早的版本。无数人膜拜着他精巧的设计思路和工整的代码结构,然而,却从来没有人在现实中见过他。
人们知道的,只是一个化名为 Satoshi Nakamoto 的人物,他一手缔造了比特币,却在网络上隐匿着自己的身份,只通过电子手段与外界交流,从来没有人知道他是谁。2011 年,他对外表示自己已经有了新的项目,自此淡出了比特币的日常维护与开发。后来的维护者们甚至在项目中比他贡献了更多的代码,然而,自从 2009 年比特币出现以来,人们一刻都没有放弃寻找比特币之父的真实身份。
猜想从来没有中断过,鉴于这位化名为 Satoshi Nakamoto 出现的踪迹本来就十分稀少,人们只能从仅有的蛛丝马迹中寻找他的存在。有人猜测他是英国人,因为他的用词中有像「Bloody Hard」这样的英式说法,也有人根据他仅有的几封邮件的时间戳,猜测他生活在美国东部时区,更有人根据他的理念、化名等等,猜测他是荷兰的社会主义者,是日本的数学家,是爱尔兰的学生……在所有被怀疑的对象中,最为广泛猜测,甚至登上过纽约客、新闻周刊的是这两个人:Nick Szabo 和 Hal Finney。然而前者否认了,后者已经不在人世。甚至,有人觉得比特币如此精巧的设计,一定是出自于团队之手,Satoshi Nakamoto 是一伙人,而不是一个人。
这期间,无数人跳出来自称是比特币之父,又被无数次地发现是恶作剧或者是骗局。这一次,Craig Wright 主动站出来,向 BBC、The Economist、GQ 三家媒体亮明自己的身份,会为这个谜团画上一个句号吗?
这不是 Craig Wright 的第一次
事实上,这不是 Craig Wright 第一次和比特币之父,也就是化名的 Satoshi Nakamoto 扯上关系。在去年年底,就曾有人匿名向 Wired 和 Gizmodo 两家媒体报料,声称 Craig Wright 极有可能就是比特币之父,他们提供了 Craig Wright 的许多邮件、通话信息、财务记录等等,种种迹象表明,Craig Wright 和比特币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就在报导发出不久之后,Wired 根据一些背调情况又推翻了这个结论:他们发现,Craig Wright 在 LinkedIn 上声称自己拥有的学位与事实并不相符,他的公司宣称向 SGI 购买过超级计算机,也被后者否认。自此,寻找比特币之父又暂时陷入了僵局。更蹊跷的是,几乎是新闻报料的同一时间,澳大利亚的税务部门对 Craig Wright 和其公司展开了一场突击调查,但是从来没有人知道调查的具体原因和结果。从始至终,Craig Wright 在整个事件中保持了沉默,但是他离开了澳大利亚,前往伦敦的办公室工作。
直到六个月后的2023-03-06 ,2016 年 5 月 2 日,他主动站出来,在博客上宣称自己就是 Satoshi Nakamoto,比特币之父。
为什么是现在?
Craig Wright 告诉 The Economist,他公开自己的身份,并不是为了出名,只是想纠正公众对他的误解。按他的说法,在保持沉默的这几个月中,公众的各类无端猜忌不仅仅影响了他和他的工作,更是影响到了他的家人、员工和一切。此外,他还想打破人们关于比特币种种负面看法和误解。
如果他真的就是 Satoshi Nakamoto,那么他的财富相当惊人。目前在流通中的比特币价值大约 70 亿美元,而 Satoshi Nakamoto 作为比特币最早的探矿人,据估计手头持有的比特币有 4.5 亿美元之多,尽管这些钱随着 Satoshi Nakamoto 的消失,也好像尘封了一般,不曾有过任何转移。Craig Wright 表示,随着他的复出,在不影响比特币汇率的前提下,他会慢慢地变现这部分钱,用于他的研究项目。
至于当时为什么会想到用 Satoshi Nakamoto 这个化名?Craig Wright 表示,这个名字源于 17 世纪一位日本的哲学家和商人:Tominaga Nakamoto,他在那个时代开启了对循规蹈矩的批判思潮,并且支持自由贸易。至于为什么是 Satoshi,Craig Wright 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告诉记者,这部分他想继续保持神秘。
可是,既然选择了亮明身份,还有多少神秘可以保持呢?
揭开神秘的谜团
鉴于在 2015 年底,Craig Wright 所遭受的种种质疑,这一次想要真的自证是比特币之父,显然需要更严格的审核。The Economist 试图通过四个问题,来搞清楚他是否所言非虚:
Craig Wright 手中是否有能证明自己是 Satoshi Nakamoto 证据?比如只有 Satoshi Nakamoto 本人才拥有的密钥。
上一次所遭遇的种种质疑和漏洞,又作何解释?作为比特币之父,是否名副其实,拥有相匹配的技术和实力背景?
圈内曾与 Satoshi Nakamoto 在线上有过接触的人,相信吗?Craig Wright 要想拿出只有 Satoshi Nakamoto 本人才可能拥有的证据,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非常难。这里要提及一下比特币的基本构成,就像银行账户一样,每一个人都可以有多个比特币账户,而每一个独立的比特币账户,都有两个关键组成部分:1)一串由 27-34 个字母或数字组成的比特币地址;2)一个用以加密和验证身份的私钥;比特币的持有人,可以通过用自己的私钥来加密信息生成一个数字签名。除此之外,比特币的作为一种货币,要想实现增量,就必须依赖挖矿,而挖矿这种能力,来源于你的计算机运算能力,它们就是比特币世界的印钞机。每一座新矿都会和对应的比特币地址绑定,Satoshi Nakamoto 作为最早的挖矿人,他应该拥有这些私钥。除此之外,Satoshi Nakamoto 还是第一个进行比特币交易的人,当年曾把第九区块的挖到的比特币,转给了 Hal Finney,也就是之前同样曾被怀疑是比特币之父、现已不在人世的那位。
因此,按照证据的强弱,Craig Wright 最基本的应该拥有九矿的私钥,如果他能提供更早的矿区,那更好。而如果他能再转一笔账,那可信度会更高。
在验证的过程当中,Craig Wright 用九矿的私钥加密了一段 1964 年 Jean-Paul Sartre 在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片断,并且把这个过程公布在了自己的博客上。同时,他还单独私下向 The Economist 展示了一矿的验证过程,并且整个过程还有两位见证者:Jon Matonis 和 Gavin Andresen,他们都是比特币基金会的成员,后者更是一度在 Satoshi Nakamoto 淡出后,担任了整个比特币社区的首席开发者。
但是问题在于,由于加密的文字是事先准备好的,并不代表 Craig Wright 真的有对应的私钥,而可能是事先已经生成的。另外,Craig Wright 也没有进行真的转账,按他的说法,目前自己名下的比特币都托管在一家信托名下,他自己个人无法直接动用。在这样的情况下,The Economist 提出,是否可以由他们来提供一段加密的信息,但被 Craig Wright 拒绝了,总结他的意思就是:已经演示了这么多了,爱信不信啦。
除此之外,关于此前的履历问题,Craig Wright 表示之前写在 LinkedIn 上面的部分履历的确不是真实的,但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不想透露过多个人的信息,故意制造烟雾弹。按照他最新提供的简历,他的确在查尔斯特大学拥有三个硕士学位,在该校还有一篇计算机科学的博士论文正在审核中,并且还在伦敦大学就读金融学硕士。这些学历和工作经历,基本都得到了证实。
至于是否真的购买过超级计算机,Craig Wright 提供了澳大利亚 SGI 经销处的说明,尽管远在硅谷的 SGI 总部否认了这一交易的存在,但他们的确没有否认,也可能是一笔非正规渠道的灰色交易,对此他们不予置评。
而关于税务局的问题,Craig Wright 直接否认了所有阴谋论,并表示自己没有参与任何金融犯罪,或者逃税漏税,澳大利亚当局只是就他开展的一些项目,如比特币银行等,与他展开关于比特币税收法规的相关讨论。他之所以离开澳大利亚前往英国,也只是因为伦敦更适合运转一家科技金融公司。
谜雾继续笼罩
然而,事情似乎又并非如此简单。
Craig Wright 是一位文字爱好者,有近 100 篇的各类会议报告、文章、书籍。除了大多数是和计算机安全有关的短篇外,其它文字的涉猎面非常广:横跨了经济、恐怖主义、风险管理等等领域。他表示,自己还有几篇关于比特币的论文正在评议当中,The Economist 也看了其中的一部分,用他们的原话来说:尽管说不上非同凡响,但也还算凑合。
而基于 Craig Wright 这些大量的文字,一家名为 Juola & Associates 的文体分析公司,将 Craig Wright 的文字与当年 Satoshi Nakamoto 在网上发布的比特币白皮书进行了文本分析,认为两者不太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Craig Wright 表示,当初那份白皮书并非出自他一人之手,还有另外一个朋友的密切参与:Dave Kleiman。只可惜,这位美国的朋友已经在 2013 年离开人世,死状也非常凄惨,由于早年车祸,常年生活在轮椅上的 Dave Kleiman,被发现时已经尸体腐烂。
更蹊跷的是这个时间点,比特币社区正在经历一场内战,对峙双方显然对于比特币未来的发展持有鲜明不同的立场,一派主张保持小而美,一派主张比特币成为主流的支付手段。尽管 Craig Wright 在表明身份后,也表达了自己希望继教保持淡出的意愿,但显然他对于比特币的发展有着非常强烈的想法,无论是他目前从事的工作,还是即将发表的论文,都和比特币密切相关,其所言和所行相当矛盾。
更为矛盾的是他对于名气的渴望。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他多次强调自己写过许多篇文章,甚至比 Szabo 还多,后者也就是那位网友心目中 Satoshi Nakamoto 的热门人选之一。而在六个月前,早在第一次被媒体将他和 Satoshi Nakamoto 扯上关系之前,他就已经找到了苏格兰的一位传记作家 Andrew O’Hagan 为其撰写长篇报导。截止目前,Andrew O’Hagan 已经完成了对他本人、家人、同事的采访,并且相信 Craig Wright 就是 Satoshi Nakamoto。然而,这显然和 Craig Wright 这次主动公开身份的动机相背,按他的说法,如果他不想要名气、关注和认可,为什么六个月前又要大费周章地请来传记作者呢?
另一个疑点,Craig Wright 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了证明之后,不久就被网友发现其证据存在严重问题。简单来说,他所公布的证据,任何一个人根据之前 Satoshi Nakamoto 已经留下的信息,都可以制造出相同的「证据」。但 BBC 和 The Economist 私下看过的证据,显然又强于所公开的证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有没有可能是记者被忽悠了?
但这同样无法解释 Gavin Andresen 的背书,作为比特币社区的核心开发成员,他在 Craig Wright 身份曝光后,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为其真实性背书。不过有意思的是,由于 Craig Wright 的新闻披露之后,在这短短的 10 个小时里,Twitter 和 Reddit 已经有铺天盖地的质疑,许多人不惜认为这整个事件就是一场阴谋,甚至 Gavin Andresen 本人也已经被盗号了。于是,Gavin Andresen 目前在 Github 比特币项目中的权限,已经被其他成员暂时冻结了,因为整个社区坚定地相信:Craig Wright 极有可能是假的,Gavin Andresen 一定是被盗号了。
就连 The Economist 的报导,都没有把话说死,而是用了「Craig Steven Wright claims to be Satoshi Nakamoto. Is he?」这样模棱两可的标题,并且没有给出完全肯定性的意见。
所以,Craig Wright 到底是不是比特币之父?在更强有力的证据之前,只能存疑。而如果他真的不是,寻找比特币之父的运动也不会停止,只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6. 虚拟货币MVP比特币大跌,比特币是如何产生的
北京时间2008年11月1日,一个神秘的黑客组织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一个点到点的电子交易系统。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提到了这个新的系统,我们也称它为比特币系统。
简而言之,比特币系统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它解决了在没有中心化机构的情况下,恒定数量的数字资产如何流通的问题。在此系统中,我们的每一笔转账都是公开透明的,全网记账,几乎不能造假。
你们怎么看呢?
7. 比特币白皮书是什么
币姐这里简单的告诉你比特币白皮书的来源
2008年11月1日,一个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密码学极客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
2009年1月,比特币诞生,所以这本白皮书就是比特币的诞生的源头。网络搜索:“币姐教你比特币”或者“币姐”
Ⅷ 中本聪是谁
莱特币之父谈中本聪:谁是中本聪并不重要
转载自 莱特币之家
最近,一则关于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出现在美国加州的新闻令整个业界再次陷入对这一“神秘人”的疯狂追随,不过这一消息最终被证明并不真实。与比特币的发明者不同的是,莱特币的发明者Charles Lee身份却一直明朗,近日他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BTC China(比特币中国)也在3月4日正式上线了莱特币交易,这一虚拟货币有可能成为比特币之后最受欢迎的加密货币。
中本聪“现身”
《新闻周刊》(Newsweek)上周四报道称,中本聪生活在加州洛杉矶东部的天普市,现实中的名字叫多利安·中本聪(Dorian Satoshi Nakamoto)。报道称其今年64岁,尽管持有价值达4亿美元的比特币,但住所并不奢华。他毕业于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拥有物理学学位,并且似乎具备了开发加密货币的必备技能。另外,他曾在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参与过安全和通讯方面的工作。
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中本聪却表示媒体对此有所误解。中本聪称,他从未听说过比特币。他坚决否认自己是比特币的发明者。他多次强调:“我跟比特币没有任何关系。”
中本聪是谁没那么重要
比特币爱好者们对中本聪现身的期望再次落空,不过,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却专访到了Charles Lee——交易量和市值都仅次于比特币的虚拟货币莱特币的创始人。对于媒体迫切渴望掀开中本聪面纱的报道,Lee则认为,中本聪是谁并不重要,人们只需要关注比特币本身是有价值的东西就可以了。
Lee目前就职于一家致力于比特币交易平台和钱包开发的公司。“我认为莱特币和比特币的成功是相辅相成的,致力于比特币事业对莱特币的成功也有好处。”他说。
“在知道比特币之前,我一直都在投资黄金,我认为这是抗通胀的很好的方式。但是在3年前我接触了比特币,我觉得它就是数字黄金,并且相比黄金它有很多其他优点。比如比特币可以无限分割,可以无成本地发送给其他人,但是它相比黄金也有劣势,那就是没有相对应的实物。”Lee说。
实际上,Lee的第一个山寨币项目并不是莱特币,而是Fairbrix虚拟币。Fairbrix是虚拟货币Tenebrix币的一个克隆品,Tenebrix币创建于2011年,但Lee认为,Tenebrix的开发者自己也挖币,为自己采集到700万枚Tenebrix后,开发者才正式将Tenebrix发布,这显得很不公平。“因此,社区有兴趣创建一种零预采掘状态的Tenebrix克隆币,使之更加公平。”Lee说。
与比特币不同的是,Lee编写的Fairbrix的工作量证明函数时使用的是Scrypt加密算法,而不是比特币采用的SHA-256加密函数。不幸的是,Fairbrix是一个失败的项目。
但Lee的下一个山寨币尝试获得了成功。2011年10月,他启动了莱特币,该项目融合了比特币客户端的代码,排除了扼杀Fairbrix的程序故障。
莱特币与比特币有许多重要差异。与比特币的2100万枚上限不同,莱特币的上限是8100万枚。为了使“挖矿”这一活动更加民主,莱特币还融合了来自Tenebrix项目的工作量证明Scrypt加密算法。
“Scrypt设计的好处是利用CPU就可参与‘挖矿’,而不需要像比特币那样需要使用集成电路(ASIC),就是所谓的昂贵的‘挖矿机’。”Lee说,“比特币和莱特币之间的关系更多则是互补,而不是竞争。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虚拟货币。例如在购物时可以使用莱特币支付,因为它的交易确认时间更短,而在进行大额转账时则可以选择比特币,因为安全性更高。”
在谈到其他山寨币时,Lee表示,它们中的很多都只是一个骗局,是开发者赚钱的工具,他暂时还未发现其他能跟比特币“匹敌”的山寨币。“普通投资者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一个山寨币是否值得投资,首先是看其预先被挖出来的币数,如果开发者预先拥有很多这种山寨币,那么很可能他们是在利用其牟利;其次则是开发者对程序的态度是否认真。”Lee补充道。此外,他表示了对一种还未发布的虚拟货币Ethereum的兴趣,或许Ethereum将会在未来的虚拟货币世界拥有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BTC China(比特币中国)在3月4日正式上线了莱特币交易。比特币中国提供的数据显示,上线莱特币当天,网站的访问量激增,三天累计交易额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Lee认为,比特币中国上线莱特币,进一步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莱特币是继比特币之后最受欢迎的加密货币。Ⅸ 比特币创始人到底是谁
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
2008年11月1日,一个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P2P foundation网站上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陈述了他对电子货币的新设想——比特币就此面世。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在投资之前,建议您先去了解一下项目存在的风险,对项目的投资人、投资机构、链上活跃度等信息了解清楚,而非盲目投资或者误入资金盘。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应答时间:2021-02-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Ⅹ 比特币的白皮书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我也是在库区交易所了解到的,好像是在2008年10月31日,Satoshi Nakamoto第一次发布了比特币的白皮书,并提出了通过去中心化的比特币网络实现价值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