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C莱特币是什么时候发行的?总量多少?
莱特币 (Litecoin, LTC) 是受比特币(BitCoin, BTC) 的启发而推出的改进版数字货币,由一名曾任职于谷歌的程序员设计并编程实现 , 2011年11月9日发布运行。莱特币与比特币在技术上具有相同的实现原理,但莱特币的创造和转让基于一种开源的加密协议,不受到任何中央机构的管理。
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在投资之前,建议您先去了解一下项目存在的风险,对项目的投资人、投资机构、链上活跃度等信息了解清楚,而非盲目投资或者误入资金盘。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应答时间:2021-12-2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莱特币的历史由来
诞生于2011年10月7日,创始人叫做李启威。根据比特币创建的莱特币。
李启威是从一篇描述暗网“丝绸之路”的文章中第一次接触到了比特币,了解之后,他深深被比特币“去中心化货币”的概念所以吸引,于是他和大多数极客一样,一边工作,一边参与比特币的网络维护。
李启威发现比特币的网络过于拥堵,处理效率太低,便萌生了改进比特币的想法,希望打造一个体量更轻、交易速度更快的数字货币。于是在2011年10月8日,莱特币创世区块诞生。
巴菲特为什么说比特币是泡沫?
区块链技术自从出现后,除了一句“区块链是继互联网之后最伟大的发明”,让人们真正感到兴奋的不是技术的革命性,而是价格的剧烈波动,比特币已经从一项未来的技术变成了一个能一夜暴富的幻想。“股神”巴菲特也在最近表达了自己对比特币的看法:“你无法确定比特币的价格,因为这种资产不能创造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泡沫。”
比特币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是一种虚拟货币,它不像黄金一样具有存储价值,因为黄金是实际存在的,也无法被凭空捏造,所以黄金的稀缺性是确定的。但是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的货币而言,人们是有能力创造更多比特币的。比如之前疯狂的ICO。这就是一个对人性贪婪的考验,尤其是因为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让它处在一个不受监管的环境,难以像我们常规认知中的资产一样会受到法律或者某个权威监管。
虚拟货币是无形的,其背后的运作也是不透明的,但似乎投资者并不关心。尽管在几年前比特币还一文不值,但在今年12月初比特币的单价竟然突破过1.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余元。而推动比特币不断上涨的最大原因就是越来越多接触过比特币的投资者害怕错过投资机会。
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Joe Lubin曾经表示过“如果能够吸引足够多的人相信虚拟货币的价值,那么虚拟货币就能够快速让社会认可其价值。就像美元一样,美元的价值是基于人们对美国政府的信任。”但实际上美元作为货币是受法律、社会等监管的,换言之美元等传统货币是具有公信力的。而且数字货币的现金流最终来源还是货币持有者所付出的传统货币,所以Joe Lubin的看法是片面的。
人性的贪婪将比特币与区块链从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投资手段,大家的身份也从“关注者”变成了“炒币者”。没有人再关心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这实际上是偏离了中本聪对比特币最初的愿景,即“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其设计目的用于“支付”而非保值的“储备货币”。
狗狗币的联合创始人Jackson Palmer也表示过:“当你看到虚拟货币价格疯涨,最终这就是泡沫的体现,人们将会损失很多钱。”
比特币社区经过了激烈探讨,因意见分歧便诞生了为数众多的分叉,也就是IFO。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比特币现金(BCH),比特币黄金(BTG)以及比特无限(BCX)。
比特币现金是比特币的首个分叉,被称为“比特币耶稣”的Roger Ver在过去几年中让比特币社区感到愤怒,因为其一直在支持受到争议的硬分叉。而另外一个合作人名为Calvin Ayre是一位亿万富翁,创立了一个互联网赌博和娱乐帝国。因为这二人的身份,让比特币现金出现的动机备受质疑。
另外,与比特币由一支比特币核心团队运营不同,比特币现金由多达7支的团队通过竞争来运营,而且其官方宣称BCH在发展过程中任何对其发展有利的人员和团队都可以加入到开发者序列中。BCH在未来有可能会遇到比比特币更大的分歧与动荡。
另外BCH为了解决交易速度问题,不惜牺牲中心化,莱特币创始人也抨击BCH仅仅是PayPal 2.0而已。而在BCH分叉后,Roger Ver也开始疯狂抨击比特币,无止境的为BCH背书。
而比特币黄金(BTG)分叉则是由香港挖矿公司LightningASIC主导,BTG完全没有解决比特币最为核心的扩容问题,区块大小维持在1M,仅仅是改变了挖矿算法,支持GPU挖矿,缺乏重放保护,并且采用了极不稳定的EDA紧急难度调整机制。BTG希望解决挖矿算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但是实质上其核心目的或许仅仅是为了用户能够更容易的挖矿。
而BCX则是与至今为止出现过的所有分叉都不同,首先其团队至今为止是完全匿名的,与上文其他两种分叉币亮明身份与其背后明显的动机不同,这支匿名的团队出现仅仅是希望"无妥协的实现中本聪的愿景"。
从官方给出的BCX特性来看,BCX是拥有目前最成熟,最全面的解决方案,并没有像BCH一样将区块直接扩大至8M,而是选择了更为成熟的2M大小来解决“区块过大导致出现孤块”的问题。难度调整直接选择DAA,避免了BCH所走的弯路。用户隐私保护也选择了目前更安全更完善的零知识证明。而闪电网络、唯一地址格式、重放保护等功能也都一并支持。
另外最关键的是BCX支持智能合约,并且在其官网专门讲解了智能合约的作用,可为数字资产的流通建立一个高效成熟的系统,并且可以在其链上支持各类应用,应用领域也极为广泛,例如版权、票据、支付、游戏、供应链、物联网等都可以在BCX链上实现。可见BCX的目的是为了真正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帮助其他传统行业实现去中心化,实现中本聪愿景中的去中心化社会。
在理想与利益之间,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利益,这在比特币社区里也毫不例外,不过这并不影响像BCX这样的极少数为理想而奋斗的项目。BCX到底能够有何作为,一起期待2018年1月15日BCX主网的正式上线。
原文来自steemit论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莱特币出自那个国家?
莱特币是由全球的莱特币矿工创造的,不是某个国家控制的。莱特币是由比特币中国CEO李启元的弟弟李启威等人发明创造的。
莱特币挖矿是消耗计算资源来处理交易,确保网络安全以及保持网络中每个人的信息同步的过程。它可以理解为是莱特币的数据中心,区别在于其完全去中心化的设计,矿工在世界各国进行操作,没有人可以对网络具有控制权。这个过程因为同淘金类似而被称为“挖矿”,因为它也是一种用于发行新莱特币的临时机制。然而,与淘金不同的是,莱特币挖矿对那些确保安全支付网络运行的服务提供奖励。在最后一个莱特币发行之后,挖矿仍然是必须的。
孙宇晨携4名币圈人士与巴菲特共进晚餐,这四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据了解,巴菲特在和他们共进晚餐的时候,分享了自己很多在商业投资炒股方面的心得,还有生活方面的感想,他还分享了一些,他认为有商业价值的东西,尤其是在支付领域,他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他也指出,许多企业在支付方面需要很大的投资,孙晨喻后来在社交媒体上面晒出了他和巴菲特晚餐的账单,约515美元。
其实孙宇晨能看准市场时机,他特别会炒作,他知道民众最喜欢什么,所以他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事情越闹越大的时候,他突然又在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自己得了肾结石,不能和巴菲特先生共进午餐,进而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质疑,大家纷纷猜测他根本就没那么多钱支付,完全就是欺骗大家感情。
在网友的批判之下,孙宇晨后来在微博上面发布了一封道歉信,他表示,他非常的崇拜巴菲特,他没有想到事情居然发展成这个样子,因为自己年轻的气盛,失了理智,慢慢的就把这一场正经的拍卖会演变成了一场过度的营销炒作。
不过之后的孙宇晨也没有改变,依然我行我素,他在道歉过后非常注重营销自己的人设,经常瞎扯自己是马云的学生,14年过后,他成立了锐波科技,拿到了不少投资,但是他今后能有怎么样的发展,就看他自己怎么去做了。
莱特币是什么?
莱特币,英文叫Litecoin,简称LTC,诞生于2011年11月9日,创始人是查理·李(Charlie Lee)。
莱特币的宗旨是改进比特币,所以它和比特币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行业中有“比特金,莱特银”的说法。相较比特币,莱特币总量更大一些,确认速度更快一些。
莱特币总量是比特币的四倍,8400万枚;它的产量减半时间和比特币一样都是4年;它的共识机制和比特币一样都是工作量证明机制(PoW);它的区块时间是2.5分钟,是比特币的四分之一,每2.5分钟打包一个区块;莱特币的区块奖励最早是50枚莱特币,截止目前(2018年1月)莱特币区块奖励为25莱特币,已发行量约为5400万。
莱特币创始人卖掉莱特币对股民有何影响?
这比创始人卖卖掉他的莱特币,当然对别人有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