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比特币是数字现金(digital cash),以太坊是数字法律(digital law),那 Urbit 就是数字土地(digital land)。
野心勃勃的云计算项目 Urbit 不仅试图颠覆互联网的现有模式,而且还将允许用户从大企业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在线身份信息和数据。与目前高度依赖亚马逊等云计算服务的区块链项目不同,Urbit 将利用第一性原理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2020 年或许会成为 Urbit 爆发的一年。历时数年开发,遭受无数质疑,Urbit 终于要发布了。
Urbit 悄悄地接入了比特币,并且将其中一位标志性人物收入麾下的开发者阵营:比特币举牌哥(Bitcoin Sign Guy. B.S.G.),真名为克里斯汀·朗利。时年 22 岁的他因为在美联储主席耶伦的演讲背景中举起了“买比特币”的牌子而登上多家媒体的头条,那张由美国有线电视台 C-SPAN 转播的电视画面更是在加密货币业界广为流传,比特币举牌哥无意间成了一个英雄。
(来源:CoinDesk)
朗利打破多年沉寂,他表示希望看到比特币走向主流,并且他认为 Urbit 是实现这一愿景的途径。“稳健的货币要搭配稳健的计算机(Sound money deserves a sound computer),”朗利时常提起这句话。
Urbit 向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能在其之上运行自己的专属服务器,同时用户使用门槛比目前的同类产品低许多。在 Urbit 上用户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数字身份,而不需要将宝贵的数据拱手让给脸书或谷歌这类互联网巨头,以换取平台的使用权。在被巨头垄断的中心化互联网之外,Urbit 提供了另外一种备选项。
云端原生计算机
Urbit 的业务核心在于:通过收集用户所有的线上信息(例如社交、聊天和图像信息),而生成完整的用户线上身份。
“我们把 Urbit 打造成贯穿用户数字生活的云端原生计算机(cloud-native computer),” 此前负责开发 Urbit 的初创企业 Tlon 的 CEO 加伦·沃福-鲍利(Galen Wolfe-Pauly)在一封邮件中描述道:“想要达成这一目的,Urbit 的用户首先要实现互联互通。”
稳健的货币要搭配稳健的计算机
Tlon 是开发 Urbit 的公司主体。朗利在其中担任项目负责人,他的主要职责是把比特币接入到 Urbit 生态系统中。Urbit 需要一种加密货币才能完成生成数字公民身份的愿景,朗利认为这和比特币需要一个去中心化平台以确保“高效而安全使用”的需求彼此成全。
他认为比特币和 Urbit 形成了一种互利共生关系(也组成了一个有趣的合成词 BitcoinUr),是实现完全去中心化实体的落地尝试。比特币和 Urbit 都是数字主权的呈现形式,即用户不再受某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支配。
“和比特币想要回归货币系统本该呈现的形式一样,Urbit 想要找回计算基础设施的本真形态,”朗利在电话中说道。
Tlon 在 12 月 9 号公布了一项赏金计划,鼓励人们将比特币添加到 Urbit 钱包里来。他们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比特币与 Urbit 的结合,最终比特币会成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优先货币(money primitive)”,与 Urbit 一道向传统互联网开战。接入比特币到钱包中只是开始,下一步他们将实现 Urbit 上运行比特币节点、闪电网络以及比特币生态中用户设计的应用程序。未来也有推出 Urbit 在线商城的计划。
“我们上面讲的一大堆跟比特币有关的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它最开始只是一个比特币节点,但最终会长成像 MacOS 一样可以保管密钥的操作系统,能实现比特币到 Urbit 地址的原子交换。在计划于第二季度推出一项的功能中,用户只需要有比特币就可以购买 Urbit 地址。”
图 | 比特币举牌哥被 CoinDesk 评为 2017 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来源:CoinDesk)
比特币能带来转机?
去年夏天,朗利主动联系 Tlon 公司,他向 Urbit 开发者提出了在生态中接入比特币的建议。在此之前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朗利多次出现在 Urbit 在旧金山的线下见面会上。他对操作系统的浓厚兴趣来源于他对比特币的痴迷。他自称是“比特币死忠派(bitcoin maximalist)”。
朗利想要掌控自己的数据,同时确保数据永远不会泄露。
“人们应该会非常喜欢Urbit,如果他们重视数据隐私,希望拥有一个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并且这个系统应该尽可能简单。”朗利描述道。
某种意义上,朗利认为比特币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自身网络的安全性。他说:“从货币的角度来说,比特币是加密资产中唯一可信的选择。”
比特币是安全的稳健货币
互联网上的货币,仅仅是另一种形式的数据。比特币的主要突破之一就在于解决了双花难题,使得其在无需一个可信第三方的条件下也能验证一串数据的合法性。比特币的代码完成了这一使命。
然而在协议发布后 10 年的今天,比特币并没有像所设想的那样广泛应用于点对点的支付系统。人们大都把比特币存在由第三方服务器运营的交易所、托管钱包以及其他平台上。这种附加到系统中的安全性威胁正是中本聪原本要解决的。
“比特币本身很靠谱,问题出在我们与之交互的工具上,” 基金 Castle Island 的联合创始人尼克·卡特(Nic Carter)在 Telegram 群组中表示。他之前宣称有不少交易所都运行在中心化的云服务器上,但没有点出具体交易所的名字。
全新的技术
域名服务系统(DNS)由 13 个高高在上的服务器运行着,构成了我们现在所使用互联网的支柱。和互联网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DNS 系统的运行机制是在过去半个世纪互联网混乱无序的发展中偶然产生的。
“我们正在被大主机以及剪不断理还乱的网络拖累着,” Tlon 的顾问肯尼·罗威表示,他目前致力于把以太坊接入 Urbit ,之前他也是 MakerDAO 的早期贡献者。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被不断膨胀的需求推拉前进的过程。像 Unix 和 HTTP 是互联网的基石,却也越来越无法应对现代计算的压力。罗威认为这些系统在不断的打包和开发中变得低效、脆弱,并且随着数字生活的线上化,问题只会越积越多。
Urbit 的设计者决定抛开一切,构建一组全新的技术栈。罗威说:“我们除了重启别无选择,因为中心化的互联网没法再变革了。现在的应用只能选择在其之上垒房子。”这个新的技术栈使用定制化的编程语言 Hoon 。他们还搭建了一套虚拟机、一个操作系统以及一个点对点网络。罗威表示:“这个工作就像同时是重新发明个人电脑、互联网、邮件以及文件传输系统(FTP)。我们的愿景比同时颠覆个人电脑和互联网只大不小。”
虽然 Urbit 是对个人计算机的重塑,但它也包含一些传统网络中对应的镜像。Urbit 的路由系统由 255 个银河、65,000 个星系以及 4.3 万亿个月亮组成,这其实对应了传统网络中的域名服务器、网络服务提供商、个人电脑以及与之连接的设备。根据公司的博客,它们的区别在于“Urbit 中的 ID 由许多不同的人以加密形式持有着。”
换句话来说,除了分布式网络中的参与者,不会有别的中心化单位出现。银河 Urbit 中分布着星系 Urbit,星系 Urbit 分布着星球 Urbit ,由个人运行的服务器组成了网络中的通信和身份层。不过这不是一个写死的设定,任何 Urbit 都能自由迁徙到别的宇宙中。虽然设计了层次化的宇宙地址,网络参与者之间的通信依然是点对点沟通的。每一个独立的 Urbit 都由一串可读标识 ID 表示,配合密钥一起用于登录操作系统。Urbit ID 被存储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和其他数字资产一样,Urbit ID 具有价值。用户需要象征性地支付一些费用以获取使用权限,这种设计是为了不让恶意攻击者抢占资源、影响网络。Urbit 的开发者十分重视信誉机制的设计。在中心化操作系统中,比如推特会封掉有威胁的账户。而在 Urbit 中,银河和星系可以选择拒绝验证有威胁的用户,使得他们被孤立但不是从平台上删除,这些用户依然保有自身身份和数据的所有权。还有一点和传统互联网不一样的是,以往的 URL 以及网页都可以被篡改,而 Urbit 则会不可逆地保存用户通信的所有记录,就像我们在真实世界所维持的信誉一样。
理想家雅文
Urbit 的构想萌芽于 2002 年,由在科技界备受争议的柯提思·盖伊·雅文(Curtis Guy Yarvin)提出。
接下来的 11 年间,雅文不断丰富着 Urbit 的内涵。在 2013 年,他从风投公司 a16z 以及彼得·蒂尔(Peter Thiel)的基金里筹集了 110 万美金,然后成立了公司 Tlon(以博尔赫斯笔下的一个平行宇宙命名)。那支由五个人组成的团队努力将雅文朦胧的构想落地成一个云计算系统。
接着在 2019 初 Urbit ID 部署到了以太坊区块链上后,雅文宣布退出公司以及这个项目,他在那时写道:“我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实干家;是一个理想家,但不是一个领袖;是一个作家,做不到有始有终。”中本聪从项目中出走了,但那是比特币已经运行良好,而雅文的出走给社区带去了一定程度的分裂。“柯提思十分激进,他想要推翻一切,重建整个栈来解决问题,” 2013 年加入这个项目的沃福-鲍利说,“包括我在内许多投身到这个项目中的人都是被这个愿景吸引的。柯提思原始的设想足以驱动其他人来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只不过他不会跟着这个一步步看到整个实现过程了。”而用雅文自己的话来说:“于我而言一直有两个 Urbit ,一个是现存的这个,一个是本应存在的那个。”除此之外,雅文并没有就此作出更多的回应。
沃福-鲍利说:“和最初的草稿相比, Urbit 已经完善了许多。2013 年的 Urbit 更像是一篇博士论文,目前我们将它从理论落到了实际。”他表示为了给更广泛的大众发布作准备,整个系统几乎全部由目前这支 Tlon 团队重写了一遍。之前由雅文领导的那个版本仅仅是一个基本的版本,鼓励懂技术的人参与到系统中来。
图 | Urbit 的 CEO 加伦·沃福-鲍利 (来源:Tlon)
重新开始
在 2020 年的第一季度,Tlon 计划发布 Urbit 的第一个完整版。它的设计者们将其称作“云计算机的诺基亚 3310”,也许是在致敬雅文职业生涯早期开发了手机上的微型浏览器。Urbit 发布后,整个系统会基本会像 Slack 一样运行,人们在平台上聊天并分享各种好玩的链接。Tlon 内部已经在日常工作中用起了这套系统,他们下一步做的是在 Urbit 平台上做一套谷歌全家桶那样的工具链。
在第二季度按照 OS 2 推出 app 之前,操作系统都建立在浏览器之上。第二次升级将支持比特币和以太坊点对点数字货币支付。“想一想 Urbit 上的 CashApp ,”朗利说。
考虑到 Urbit 目前缓慢的开发进展且尚待审计,并不是所有人都十分乐观。“ Urbit 现在绝不是一个稳健的计算机,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是。在确认其安全性之前,我不会放心把自己的比特币放进去。他当钱包的前提是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早期关注 Urbit 的爱好者布雷顿·迈里(Brenton Milne)说。
颠覆现有互联网巨头
Urbit 常被认为是一场宏大的数字实验,它把计算从云端的服务器隔间中解放,回归计算的初心。今天少数的大型企业控制着绝大多数的线上活动。按照 Urbit 的说法,巨头们(MEGACORP)把持着言论的导向,丝毫不顾及用户的使用体验。像 Facebook,Google 以及 Medium 这样的巨头们跟用户做着不平等的交易:用户用宝贵的数据换取他们服务器的使用权,无权干涉这些巨头对数据的滥用。
“我认为当社交平台的推荐算法选择了金钱利益而非用户利益时,它们会选择用冲突和暴乱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已经造成大众心理的创伤,这对整个社会是十分有害的。”去中心化网站支持者、机器学习初创公司 CEO 大卫·卡梅耶(Dave Kammeyer)这样认为。
“将比特币比作现钞,那 Urbit 就是土地,”作家、研究互联网亚文化的政治科学家贾斯汀·莫菲(Justin Murphy)说。“随着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越来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我认为会有越来多的人希望维持一致计算体验(computing experience)。”
谈到这么多年比特币举牌哥的身份,朗利说他不想让这种虚名掩盖他对比特币做的踏实工作,“虽然我曾经很喜欢比特币举牌哥的身份,但我不想让它成为我的固定标签。”两年过去了,他在比特币布道的工作上兢兢业业,“我为 Urbit 做了很多实事。”
翻译:常庆安
责编: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