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链接:
AI 微支付基础设施项目 AIsa 将于 10 月 8 日在旧金山 SF Tech Week 期间,与 a16z 联合举办 AgentPay Summit 2025。作为本届科技周的官方重点推荐峰会之一,聚焦 AI 原生支付(AI-native payments)。
峰会将邀请来自 Visa Ventures、Google DeepMind、Stripe、Circle、StillMark 等机构的嘉宾,共同探讨 Agent-to-Service、Agent-to-Agent 结算、高频微支付场景及支付基础设施的建设。
过去一年,AI 支付显著升温。自 2 月 Coinbase 推出 x402 协议以来,7 月 Cloudflare 推出 Pay Per Crawl,9 月 Google 发布 Agent Payment Protocol (AP2),同月 Circuit & Chisel的 ATXP 协议一经推出便获得 1900 万美元融资。
种种迹象表明,Agentic Payment 行业正在加速成型。AIsa 则是其中的早期探索者之一。
AIsa 聚焦高频微支付交易执行层,与协议(通信)层紧密协同
作为 Visa AI 支付(VIC)、Stripe AI 生态的早期开发者与贡献者,AIsa 率先提出了 AI 支付的“三步曲”演化路径:
- 第一步:Agentic Commerce(Agent 替用户完成购物与支付)
- 第二步:Agent-to-Service(Agent 为自身调用资源付费)
- 第三步:Agent-to-Agent(多 Agent 协作中的自动结算)
目前,AIsa 已在部分场景落地,日调用量达到数十万次。联合创始人 Jordan 将在峰会上进一步阐述三步曲的演化路径和底层原理,以及 AIsa 如何与 AP2、ATXP、x402、L402 等协议层生态实现融合。
为什么支付成为当下的核心议题?
随着大模型与 AI Agent 普及,AI 经济的矛盾愈发突出:模型和应用需要调用数据、API、算力,但现有支付系统在小额交易上仍然笨重而昂贵。广告模式依赖用户注意力,而 Agent 不会看广告;订阅模式要求提前付费,但 Agent 的调用是实时且碎片化的,常常以 $0.01、甚至 $0.0001 的粒度发生。这让传统支付模式与 Agent 消费方式之间存在巨大错配。
AIsa 的定位,正是为 AI 经济提供一个 细到 Token、快到毫秒、可嵌入调用的支付层。它并非重造公链,而是专注结算逻辑:通过高频结算网络支持亿级 TPS;通过账户体系为 Agent 提供独立钱包并兼容法币与数字资产;通过支付护栏(AgentPayGuard)保障调用安全;并通过 AgentPayWall-402 让 API、数据和内容接口能够直接向 Agent 收费。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 HTTP 协议曾经是互联网的基石,那么 Agent 经济要想真正成型,就必须有一个新的支付层作为循环系统。一个稳定的微支付网络,不仅能激活长尾数据和算力资源,还可能成为连接 AI 应用、服务与全球供应链的底层粘合剂。
因此,AgentPay Summit 的意义不止于展示新方案,更在于将“AI 需要支付”这一议题公开化。它有望回答三个关键问题:
- 1. AI支付如何进化及演变?
- 2. AI支付场景如何落地,率先在什么场景落地?
- 3. 合规、安全如何配套?
答案或许还需要更多时间验证。但至少在 10 月 8 日,旧金山的舞台上,我们将看到第一批开发者、投资人和基础设施项目,如何把“机器为机器支付”的设想搬上现实舞台。